蜗牛应该放生在哪里,赏析春天在哪里?

阅读:4992024-12-06

蜗牛应该放生在哪里,赏析春天在哪里?

2、无尽藏比丘尼,多年访道开悟后所作这首《悟道诗》,用寻春咏梅来譬喻悟到本来面目,被人称绝佳禅诗。

3、我们修行求道,好比是在寻找春天,从清晨找到夜晚,可是仍然看不到春天的踪影。走遍了千山万水,把鞋子都磨破了,但是春天究竟在哪里呢?心灰意懒之下,回到家里,看到庭院中早开的寒梅,清香四溢,忍不住深深一闻,原来春天早就悄悄地绽开在寒梅枝头了。

4、《悟道诗》把探索到醒悟的认识过程,通俗生动地表现在一幅美丽的意境之中,给人以十分有益的启示。

5、佛教修心养性,止息专注,渐入悟境。这个过程,不立文字,没有说教,全靠自己领会。

6、《悟道诗》说明我们追寻人生真理,探求智慧,往往本末倒置,向心外去追求,而不知道向心内去寻找。此诗更提示了"心内世界"与"心外世界"的差别。

7、常人总以为心外的世界很宽很大,而不知道心内的世界更宽更大。佛云:"心包太虚,量周沙界";"心生万法"。可见我们的心量多宽敞、多广大。

8、佛经上说:"一翳在眼,空花乱坠。"意思是说:就好象眼睛里长了东西,遮蔽了视线,看不见璀璨的阳光,却反而去责怪太阳不够明亮;我们的心眼被不正确的知识见解阻挡了,自以为是,见到的只是乱坠的空花,却不能看到真实的状况。

9、有佛语:"佛在灵山莫远求,灵山就在汝心头;人人有个灵山塔,好向灵山塔下修。"佛在哪里?其实,佛就在你的心里。

10、多少修行人为了见到自己的本来面目,不辞辛苦,苦苦寻觅而不可得,春天到底在哪里?

二、九华山放生池在哪里

1、著相而求,谬以千里。如果我们对禅的境界有些体悟,去除了对事相的质碍,只要是东风吹拂的地方,不管红花也好,紫花也好,不都象征着春天的讯息吗?

2、等闲识得自性禅,万紫千红总是春。

3、如能契入佛法妙谛,层峦叠翠,无一不是诸佛菩萨的精神法身;声湍鸣涧,都是诸佛菩萨的说法妙音。这就是苏东坡所谓的"溪声尽是广长舌,山色无非清净身"的意思。

4、如果我们不去领会,纵然"芒鞋踏遍岭头云",也不过是"一瓶一钵垂垂老,千山千水得得来",茫然无得而已。

5、《坛经》云:"迷来经累劫,悟则刹那间。"迷惑时经历了漫长的时日,觉悟了却只在顷刻之间。但是,这漫长的寻觅,不是徒劳的,它是成功的积累过程。点点积累,如萤火聚集,光照如炬,洞烛心灵,方能豁然开朗。这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,这是一个认识升华的飞跃。

6、有人以参禅前后的不同感受来说明悟后的心境。

7、没有参禅的时候,"看山是山,看水是水";

8、参禅的时候,"看山不是山,看水不是水";

9、等到开悟之后再看,仍然是"看山是山,看水是水",只是生活的内涵,品味不一样了。

10、禅无所不在,处处可以体会,甚至吃饭、睡觉、走路、行进之间都有道的存在。能如此体会,春天就不远了!


最新文章

热门文章

友情链接: